网站首页 | 赤峰科协 | 科普天地 | 学会之窗 | 青少年科技教育 | 旗县区科协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技信息 | 红山数字科技馆 | 联系我们
 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政策法规
·科协简介
·新闻报道
·科技信息
·联系我们
推荐文章
热门点击
关于举办201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
市科协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
 
内蒙古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来源:〗 〖发布日期:2014-6-4〗 〖浏览次数: 次〗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依照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一、序言

2006年国务院颁布《纲要》以来,我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纲要》实施工作得到了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各地区各部门科学规划部署,全面启动《纲要》实施工作,形成了共同促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合力;围绕工作主题,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各项任务的落实,形成《纲要》实施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突出重点人群,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加强基础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公共服务能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提高;立足长远发展,着力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工作机制,大力培育科普人才队伍,为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科学素质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共同努力,我区基本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我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3.04%,接近全国3.27%的平均水平。为“十二五”开局和实现2020年长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我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科普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科普资源开发、整合和共享水平低,科普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改善;科普事业投入不足,科普产业培育和发展水平不高;社会发展均衡化问题依然突出,科学基础教育需要进一步推进;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公平普惠水平不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任务仍很艰巨。这些问题和困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不断加以解决。

“十二五” 时期,是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适应形势、加快推进《纲要》实施的重要时期。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推进“十二五”时期《纲要》实施工作,是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各地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编制和实施好未来五年全民科学素质发展总体规划,对于提高科普服务能力,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科技发展普及,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稳定社会,提升我区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面向基层、关注民生,完善机制、提升能力,加强领导、开拓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和良好发展环境。

(二)主要目标

2015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显著发展,基本形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我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4%

1.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深入贯彻落实,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推动我区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持续提升,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域之间科学素质差距。

3.大力实施科学素质基础工程,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促进基本科普服务的公平普惠,公民提高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显著增多。

4.有效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合力不断增强,形成社会化工作格局。

三、重点任务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1)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科学认知水平,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巩固农牧区义务教育普及的成果,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培养未成年人尤其是女童和留守儿童独立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4)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引导未成年人形成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2.措施

1)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新兴媒体、教育部门和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向未成年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在未成年人科普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完善、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①推进幼儿园学龄前的科学启蒙教育。重视学龄前儿童教育,激发幼儿的科学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养成良好的科学、文明行为习惯。

②推进小学初中阶段的科学教育。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评价、考试制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加强数字技能学习教育,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学习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和动手制作等方式,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③推进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鼓励普通高中开设科学教育选修课、通用技术课程,支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3)广泛开展校内外科学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建立多学科、多形式、覆盖广的科学兴趣小组,开展国情区情教育和科学素质主题宣传,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冬夏令营、科普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

4)营造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结合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活动,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自救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开展学校科技节、科技周等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组织开展防灾避险应急演练,设立科普宣传长廊、板报、内网科普网页、内刊科普专栏,营造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5)建立完善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的衔接机制。开展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科普教育共建共享试点、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工作,利用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科普活动。

6)提高农牧区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水平和质量。全面实施农村牧区未成年人“群英计划”,实施农村牧区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推进农牧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校外青少年非正规教育项目的开展。农牧区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非正规培训覆盖面达到95%

7)发挥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中小学校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对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科学育儿观念、方法给予指导。鼓励家长为未成年人进行科学实践活动提供条件。

   (二)农牧民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1)推动广大农牧区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2)提高农牧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生产、增产增收致富的能力,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和农牧区实用人才。

3)提高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以及适应现代科学文明生活的能力。

4)努力提高农牧区妇女及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措施

1)建立农牧区科学教育培训宣传体系。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大中专院校、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科学教育、宣传和培训体系。

2)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农牧民科技培训。落实《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培训、星火科技培训、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每年开展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300万人次;开展重点劳动力培训100万人次,掌握12项实用技术;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50万人次,掌握12项就业技能和法律知识;开展农牧民骨干、科技示范户、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以及各类实用人才、农牧民技术员等专项技术培训10万人次;实施“新型农牧民创业培植工程”,培训2万人;实施“阳光工程”和返乡农民工培训计划;农牧区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覆盖面达到85%

3)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建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长效机制,广泛开展文明、节约、环保、健康、绿色、科学发展等内容的科学宣传教育、科普讲座、科技咨询活动,使科技下乡活动覆盖苏木乡镇达到80%。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普之冬(春)、科普大集、专家大院、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普惠农服务站、科技大王下乡、科教兴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

4)加强农牧区科普示范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科技先进旗县(市、区)、科普示范县(市、区)、苏木乡镇、嘎查村和科技示范户等创建活动,创建率达到40 %。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牧区清洁工程等惠农工程,充分发挥农牧区基层先进科普组织和个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建立科技(科普)服务“三农三牧”的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

5)建立健全农牧区科普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牧区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依托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乡镇企业等发展农村牧区基层科普组织。发挥农村牧区党员、基层干部、骨干农牧民、科技示范户、农牧民合作组织负责人以及农村牧区各类实用人才科普示范带动作用,发挥苏木乡镇、嘎查村科普小组、农村牧区专业技术协会和各类农村牧区实用技术培训机构在农技服务中的作用,发挥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专家服务团、科普志愿者的科普宣传、科技咨询服务作用,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三牧”服务的有效机制。大力发展农技110 、农技120等技术咨询服务网络,不断增加农牧业、农牧民远程技术咨询的服务内容和覆盖面。

6)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的科普工作。落实国家民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双语科普工作。探索开展科普富民兴边行动,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开展面向少数民族群众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发展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支持组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

(三)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1)宣传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2)提高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3)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4)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措施

1)加强对城镇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将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课程及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

2)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举办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参加跨行业、跨学科的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工作。

3)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突出抓好高技能普及,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型、复合型和知识型高技能人才,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4)开展日常性职工科普教育活动。继续深入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讲理想、比贡献”等活动,着力打造一批学习型、创新型、技能型团队。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举办面向职工的专题讲座,组织职工技能竞赛和同业技术交流,广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等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乡镇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等活动。在企业内部刊物、广播、闭路电视、局域网络上开办科普专栏,设立科普橱窗、职工图书室等,充分利用有关实验室、产品陈列室等建设科普宣传阵地。加大面向科技工作者的健康知识科普宣传,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心理培训等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妇女岗位培训和创业技能培训,激励妇女在工作岗位建功成才。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执政的能力,增强公务员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2.措施

1)加强规划,把提高科学素质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落实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部署及自治区“十二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将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2)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学习。在组织培训、自主选学和在职自学中,强化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学习。在创建学习型机关、文明机关建设中将科学素质教育落实到各个环节,列为重要考核指标。

3)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选拔录用、综合评价中体现科学素质的要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在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负责人选拔任用考试大纲和题库中,强化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考评内容。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强化科学素质有关内容。研究制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监测和评估标准。

4)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院校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主阵地作用。将一定比例的科学素质教育纳入各类干部培训院校的教学计划,并贯穿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全过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每年接受一次专门培训。

5)开展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各类科普活动,普及现代科技知识。选择一批适合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观学习的科研场所、科技园区、科普基地和科普场馆,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参观学习。

6)加大宣传力度,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科学素质营造良好氛围。落实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宣传工作的意见》,大力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五)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1)促进社区居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提升社区居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生活质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

2.措施

1)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开展科教进社区、卫生科技进社区、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社区科普大讲堂、节能减排家庭行动、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面向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开展科学、安全、健康生活等宣传和教育活动。

2)提升社区科普能力。健全社区科协、科普协会和科普小组等网络组织,建立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志愿者队伍。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建立完善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科普宣传栏、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科普影院、科普网吧等基础设施。加强“社区科普大学”建设,到2015年普及率达到50%。结合社区信息化建设,发挥互联网、移动通信、移动电视等新型传媒的科普宣传功能。开展科普示范街道、社区、楼宇、家庭等创建活动,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发挥科普示范社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社区科普工作能力。

3)搭建社会化的社区科普工作格局。整合社区及周边科普资源,建立共建共享机制,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社团、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和部队积极参与社区科普活动。

(六)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1.任务

1)加强教师的科学素质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科学素质和水平。

2)加强科学素质教材建设,改革素质教学方法。

3)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支持。

2、措施:

1)加强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①加强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学历层次,重点培训旗县级以下幼儿园、中小学和农村牧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科学教育教师。鼓励高等师范类院校开设科学教育类专业,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研究制订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标准,逐步建立科学教育教师专门职称评定序列。到2015年全区50%的中小学开设科学教育课程,每个盟市每年培训高中科学教师30名以上。

②加强农牧民科学素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广泛吸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农业专家和科技人员为兼职教师,建立健全农牧民科普培训讲师团、技术咨询专家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等专兼职的培训师资队伍。重点加强对各类农牧区实用技术培训机构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③加强城镇劳动者和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以大专院校、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师资为主,广泛招募“五老人员”等社会各界科学教育人才,积极吸纳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等,有针对性地组建结构合理的科学教育与培训教师队伍。

④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师资建设。对各级党校、干部行政学院等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主阵地教育师资科学素质和科技知识更新实行定期培训制度。聘请科学教育专家和社会相关科学教育人才,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教育师资队伍。

2)加强科学素质教材建设。

①加强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教材和读物建设。中小学课程加大科学素质内容比重。建立中小学生科学素质优秀读物推荐目录,为中小学图书馆及校外教育阵地等机构配备基本的科学教育类图书、挂图、软件、音像制品等。

②加强农牧民科学教育教材建设。根据当地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编印农牧民通用科学素质读本和先进实用技术丛书等实际实用实效的科学生产生活知识培训教材。开发编写和制作少数民族文字的科普教材和音像类教材。

③加强城镇劳动者和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教育教材建设。为城镇劳动者和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编写创业就业技能、安全生产、科学生活、环保健康等科普知识教材读本。

④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教材建设。以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为重点,组织编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通用教材。

3)加强科学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

①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资源和基础条件建设。建设门类齐全、分布合理、内容丰富的校外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示范学校建设,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边远农村牧区中小学科学仪器、教具、图书等基本达标。继续推进和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网络资源建设。

②加强农牧区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加大农牧区科普活动室、科技培训室和图书室及农函大、远程教育、农广校培训场地、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科学教育功能。加强科技科普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科普设施建设。

③加强城镇科学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鼓励和开展城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选择和建设一批培训机构为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充分利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行业资源,建立并完善文明科普窗口、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科普专栏等设施。加强社区科普大学、社区科普活动室等社区居民科学教育设施建设。

④加强社会科普资源建设。加强科技馆、青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博物馆等科普场馆内部设施配套建设,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科学教育功能。动员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等组织和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者积极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建设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科技(科普)专家数据库,搭建科学教育人力资源平台。

(七)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1.任务

1)繁荣科普创作,开发优秀科普作品。

2)集成区内外科普资源及信息,建立共享交流平台。

3)促进科普资源开发、集散和服务的社会化,推动科普产业发展。

2.措施

1)促进科普作品的创作。根据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我区科普工作的特点,开发制作一批优秀科普挂图、图书、展览、影视作品、文艺节目和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科普资源。支持编译民族语言文字科普作品,并实现数字化。

2)加强科普资源的开发、集成与共享。开展主题科普展览巡回展出活动,推动展览和展品的交流。整合集成各种科普展览、教育和活动资源,供广大青少年宫、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馆、科普活动站等场所和学校、农村牧区、城镇社区等基层单位共享使用。促进科普展教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教学、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相衔接。加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展教资源的支援力度。建立应急科普资源开发与服务机制。“走出去,引进来”,利用好区外科普资源。

3)整合开放科普场馆阵地资源。建立科普场馆开放、流动、协作的运行机制,利用各地现有科普场馆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社会科普资源和设施,实现整合共享,建立定期免费向社会开放制度。充分发挥户外和公交汽车电子屏、商业网点电视、电子科普画廊等平台的作用,面向公众提供科普信息服务和科普宣传。

4)建设互联网科普服务共享平台。建立和完善“内蒙古数字科技馆”等科普资源平台,推动全社会优质科普资源集成共享。在农村牧区,以图书馆、科普馆、乡镇、街道科普站,村、社区科普室(科普中心)、校园网、有线电视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依托,加强基层网点建设、资源建设,实现共建共享。

5)推动科普产业发展。以公众科普需求为导向,发挥市场的引导、优化和调节作用,推动科普产品的研发、生产、集散和服务。逐步建立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体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普产业的良性发展。

(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1.任务  

1)加大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

2)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

3)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

2.措施

1)制定鼓励大众传媒开展科技传播的政策措施。推动电视台、广播电台制作科技节目并增加播出时间,出版单位增加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综合性报纸增加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加强科技专栏建设。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设立科技宣传专门机构。推动各类大众传媒机构参与科普产品的开发和制作。大力扶持科普出版物等科普产品在农牧区和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发行、使用工作。

2)加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创办一批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的科普宣传精品栏目。出版一批科普精品图书、电子出版物,开辟有各地特色的科普宣传栏,利用政府门户网等网站加强网络科普宣传,着力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培育、扶持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和虚拟博物馆、科技馆。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开辟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新途径。

3)提高大众传媒专业人员的科学素质与科技传播能力。各媒体配备一定数量的科技记者,专门负责科技宣传报道。吸收自然科学类专业毕业生充实科技宣传报道队伍。加强科技宣传报道人员科技业务培训。

(九)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1.任务

1)优化科普资源配置,增加科普基础设施总量。

2)增强科普基础设施的整体服务能力。

3)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保障体系。

2.措施

1)加强科普场馆建设。将科技馆、科技类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制定科普设施的发展规划、建设标准、认定办法和管理条例,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形成较为合理的全区整体布局。

2)积极发展科技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中国科协《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加快盟市、旗县(市、区)科技(科普)场馆建设步伐。按照《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加强对科技馆运行的规范管理,开展科技馆评级和绩效评价。增强科技馆的展教功能,提高各级各类科技馆的重复参观率。

3)推进科普基地建设。发展各级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不同功能的行业科普基地,大幅提升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总量。进一步推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实验室向公众开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公众开放研发机构、生产设施(流程)或展览馆。推动青少年宫、中小学校科技活动室、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引导野生动物园、主题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动植物园等强化科普教育功能。

4)发展基层科普设施。依托现有设施,推动旗县(市、区)建设具备科普教育、培训和展示等功能的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推进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科普站栏室”建设。推动LED等电子科普宣传栏和“三农”网络书屋建设。到2015年旗县科普大篷车配备率达到50%

(十)科普人才建设工程

1.任务

1)提升科普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

2)优化科普人才队伍结构,稳定专职科普人才队伍,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科普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兼职科普人才队伍,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大力培养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

3)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科普人才。

2.措施

1)加强农牧区实用科普人才培养。积极发展科普宣传员队伍。利用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等,培养培训农村牧区实用科普人才。

2)建立社区科普人才队伍。结合科教进社区、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社区科普大讲堂等活动,建立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志愿者队伍。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科普组织、科普场馆、科技团体、社区科普大学等,建设社区科普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鼓励学会、学校、部队、科研等机构的专业人才积极参与社区科普活动,建立社区科普人才队伍交流协作机制。

3)发展企业科普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培养和造就企业实用科普人才。

4)积极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在中小学、科普场馆和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建立专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依托科技专家、大学生志愿者、老科技工作者等建立兼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加强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培训,提高其开展科学技术教育、组织策划科普活动的能力。

5)大力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推动建立科普志愿者协会、科普志愿者服务站等组织形式,吸引老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在职科研人员、传媒从业者等级参加科普志愿者队伍。

6)加快高端科普人才培养。建设一批科普专门人才培训和实践基地,培养大批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活动组织策划等专门人才。

四、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1.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领导全区的《纲要》实施工作。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实施《纲要》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纲要》的要求,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要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会同有关方面共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2.各级人民政府负责领导当地的《纲要》实施工作。要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实施《纲要》的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要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十二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规划。要继续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加大投入,为实施《纲要》提供保障。

3.加强对《纲要》实施的督促检查,推动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政策法规

完善有关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公民个人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各级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相关专项规划及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法律法规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2.修订、补充和调整完善现有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

3.制定有关鼓励科普事业发展及公益性捐赠的科普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

4.制定鼓励和吸引境内外机构、个人独资或合作兴办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机构的政策。

5.制定关于科普类图书、报刊、网站的认定审批办法及优惠政策。

6.制定表彰和奖励政策。

(三)经费投入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纲要》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1.加大政府财政保障力度。切实执行《教育法》、《科普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法规的有关规定,各级政府要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大幅度提高教育、科普经费的投入水平,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力争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到2015年自治区本级科普经费人均要达到1.5元以上标准;经济较发达和人口较少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年人均科普经费投入应达到5元以上标准;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满洲里市和二连浩特市年人均科普经费投入应达到3元以上标准;经济条件较差的兴安盟、乌兰察布市年人均科普经费投入应达到2元以上标准。并将《纲要》、学术交流等项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2.加大科技(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投入。各级政府要设立公益性科技(科普)基础建设专项资金,保障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购置、运行等专项经费的投入。

3.各级政府要设立并逐年增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实施所需的工作专项经费。各级政府财政建立“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包括“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科普富民兴边计划”等专项经费投入机制,列入预算,加大科普惠农益民工作力度。

4.落实各相关部门实施经费。各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根据承担的《纲要》实施任务,按照自治区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企、事业单位每年要列支一定比例的科普经费。

5.鼓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广泛吸纳区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四)宣传动员

1、各地各部门及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纲要》实施工作的重要性,从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高度,认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支撑作用。

——大力宣传《纲要》,广泛动员各级领导干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进一步关心、支持和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为《纲要》的实施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五)督促检查

各地区各部门要落实《纲要》情况定期进行自查和督促检查,做好阶段性工作总结,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落实。

(六)表彰奖励

各级人民政府要设立《纲要》实施工作和科普工作专项奖,对年度《纲要》实施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以推动《纲要》的深入实施。

(七)监测评估

推动建立《纲要》工作量化、细化,项目化、工程化,指标化、责任化管理机制,建立《纲要》实施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估、分析机制,使《纲要》实施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上一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
下一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

版权所有:365bet在线投注  主办单位:365bet在线投注
技术支持:赤峰市教育网络公司